高層上下公攤一樣嗎
高層上下公攤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層的住戶面積不同,所以在計算公攤的時候所平攤的面積也會各不相同。而且即便是同1樓層,每家住戶的使用面積不同,最后承擔的公攤面積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計算公攤面積的時候不能夠一概而論,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面積來進行計算,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也可以對于公攤面積提出相應的咨詢。
所謂的公攤面積就是整個小區內的業主都共同使用的面積,一般來說高層使用到的公攤面積會,因為除了電梯之外,相關的安全通道以及墻體厚度,小區內的綠化環境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公攤總面積。在這里也不建議業主一味追求公攤面積的多少,如果公攤過小,相應公共使用的區域就會縮小,也會極大程度上的降低居住的舒適度。對于高層來說,公攤面積在25%之內都屬于正常的情況。

買房選樓層應該考慮什么
1、一定要考慮消防安全,一般高樓層發生火災不易逃生,一些城市的消防云梯為51米,大概能到達17層樓的高度。可以依據所在城市消防云梯的高度,來選擇樓層。
2、看超高層是否設置有避難層,避難層是高層建筑中,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一般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建筑,均應設置避難層。
3、如果是選擇高層,要了解小區的消防安全設施做得如何,以及物業服務好壞。因為物業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防設施能否正常使用,以及發生火災時,是否營救及時。
4、現在電梯已經成為我們出行不可缺少的工具了,但是在樓層的選擇上電梯也成為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樓層太高的話電梯不可避免就會遇到擁堵的問題,樓層比較低的話,電梯就沒有什么必要。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如果沒有碰上一個好的物業排查故障,業主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證。

房屋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及使用面積的計算方法
高層塔樓的使用率是72-75%,高層板樓的使用率是78-80%,多層住宅的使用率約為85%左右。所謂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其中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與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1 、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 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 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 、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 、套內使用面積系數: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

建筑面積怎么算,使用面積怎么算啊?
首先了解幾個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1、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三個部分。

3、陽臺面積,封閉陽臺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臺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4、公攤面積,建筑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20-30%之間。

高層和洋房哪個公攤面積更大?
通常高層住宅公攤面更積大,一般洋房公攤面在8%-10%左右,而高層住宅公攤面積在12%-25%左右,可見高層公攤面積要比洋房公攤面積大很多。洋房的樓層較低,一般是4-6層左右,而高層的樓層數量在10層以上,高層規劃的公共空間要更大,所以公攤面積也就比較大。
不同樓層的公攤率大概是多少?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層以下住宅,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公攤率一般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20%:樓層為7-11層為小高層,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率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12-33層的住宅為高層住宅,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高,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公攤率通常在14-24%左右。

公攤面積和得房率是如何計算的?
1、公攤面積的計算: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公攤系數x套內建筑面積,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x總套數),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
2、得房率的計算: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之比。得房率=套內使用面積/套型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銷售面積(也稱套型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高層公攤面積包括哪些?
1、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
2、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明房屋的公攤系數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準。公攤面積如何計算房屋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房屋的總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除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3、購房者如對面積認證有異議,應首先向開發企業或銷售單位落實是否經過房產測繪部門的面積認證,如已通過認證,可到測繪大隊查閱相關資料內容,否則應督促開發及銷售部門到測繪大隊辦理房屋面積認證工作

買房看公攤面積的注意事項
1、了解公攤系數
對于房屋共同系數來說,我國是有一定規定的,它必須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對于不同類型的房屋,它的公攤系數是不一樣的,并且差距還是很大。例如7層以內的住宅,它的公攤系數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二直接,而七到十一層的住宅,它的則是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六之間。因此,我們在購房過程中,必須要對公攤系數做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知道這個數據是否合理。
2、索要公攤數據
無論哪一個樓盤,它在設計的時候都會將公攤系數準確的計算出來,而作為購房者來說,對這方面是有一定的知情權,并且有權向開發商索要相關數據。因此,想要知道公攤面積合不合理,那么就直接與發商索要樓盤的公攤系數數據。例如套內面積之和、不應分攤面積等等。
3、約定公攤面積
對于樓盤的公攤面積來說,是不能隨意進行更改的,一旦頂好之后就不能變了。所以,在購房的過程中,不要以口頭的形式來與開發商約定此事,必須要將這些都列入合同中。

高層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高層房屋和管理房屋。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2、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各套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多功能綜合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內不同功能區的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各功能區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高層共有建筑面積分攤計算的內容如有變化,應以建設部現行的有關文件規定為準。

3、一般來講分攤面積是整棟樓的公用面積,當然房屋樓體的墻壁也在里面,帶電梯的房子公攤相對大點。
4、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高層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1)計算分攤系數: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2)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筑面積。